首页 栏目首页 > 分析 > 正文

把科学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 聚焦《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四)

图片为学生在开展航海模型训练。(图片由作者提供)


(资料图)

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了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出了通过3至5年努力,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等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将科学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通过实践激发兴趣、融合内外联动、协同合作等途径实现科学教育多元化,巧做科学教育加法,才能真正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提升青少年创新力。

创新理念,科学教育覆盖全学科

《意见》要求“创造条件丰富内容,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科学教育十分注重跨学科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相互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如木梁的制作,涉及物理、数学等知识,也涉及使用工具的动手操作等,满足学生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可实现科学教育的全学科覆盖。

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以下简称“通州六中”)目前共有科学教师13人,其中区级骨干5人、区科技中心组教师3人。为实现《意见》提出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校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科技社团兼职教师队伍,涵盖了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数学、物理、美术、生物、化学、地理等多门学科,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师资储备。例如,由刘军丽老师牵头的“初中多学科渗透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被立项为市级课题,其中就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普及性健康知识。

此外,学校还设有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学校科技社团指导教师自编了《木梁承重》《航空模型》等校本教材,还为学生们配发了辅助教材《青少年航海模型制作》等。学校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创意,评选“十佳科技小能手”,“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学校还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教师在课上创设情境、有效设问,从每个问题的可教性入手,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例如物理老师宋丽丽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一边通过身边事例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观察现象找“声音产生”的规律,一边鼓励学生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优化。

内外联动,开阔学生科学视野

《意见》在工作原则中提出,“重在集成,盘活资源”。在校舍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通州六中积极转变观念,采取“内挖潜力、外引资源”模式,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教育空间,设立了未来工程师活动室、模型活动室等。与此同时,学校还加强科技教育的资金投入,鼓励支持教师培训,为学生活动、训练、比赛等提供资金支持。其中,张迪、李晴等理化生学科教师以“厨余垃圾大变身”为主题,进行跨学科示范展示,充满了科技教育元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为了“用好社会大课堂”,在外引资源方面,学校积极聘请校外专家指导科技教育工作;有效利用天文馆、科技馆、博物馆、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单位,开展科技教育与实践;学校还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6月1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文耀教授“走进来”,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从流浪地球说起》,激发了同学们心中的科学梦想。校外专家、校外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作者系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政教处副主任,第二、三作者系该校专、兼职科学老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