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首页 > 分析 > 正文

传承长江渔文化,共谱绿色幸福“渔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丽华

一叶扁舟百里湖,

烟波深处想婆娑。


(相关资料图)

轻风短棹斜阳处,

几曲沧浪自在歌。

扁舟、斜阳,烟波、沧浪……这一首明代高淳诗人夏辑写下的《石臼湖渔歌》,把几百年前石臼湖上一幅写意的渔舟唱晚画卷描绘了出来。

这样的场景,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渔文化是我国农业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渔业发展历史创造了大量极具特色的渔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7月25日,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要求加强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要抢救性挖掘和保护一批濒危状态的渔文化,使其与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相融合,助力农业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

南京渔文化历史悠久,薛城遗址发现鱼蚌类遗骸

84岁的夏和森在石臼湖边几乎做了一辈子的专业渔民,他是高淳区古柏街道三保村人,村子距离石臼湖最短只有300米。他只知道祖上好几代都是当地渔民,“我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母下湖捕鱼了,早出晚归是常事。”

石臼湖属长江流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物产资源,其中以“三珍”为代表,就是银鱼、螃蟹、野鸭,是800年来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湖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国是世界上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殷商出土的甲骨文“贞其鱼,在圃渔”“在圃渔,十一月”,证明了我国殷商时代已开始池塘养鱼了,至周朝池塘养鱼业更为流行昌盛。

江苏历来是鱼米之乡,世界上最早的养鱼专著就与江苏密不可分。相传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弃政从商后,在太湖水域进行人工养鱼。并收集民间养鱼经验,结合实践,著《养鱼经》。

南京依江而生,渔文化发源同样悠久。近年来,专家对高淳区淳溪街道的薛城遗址进行考古,发现不少深坑底部有鱼蚌类遗骸。遗址地处石臼湖南岸,先民临水而居,这意味着五六千年前渔猎经济在石臼湖原住民生产生活中占有不小的比重。

“高淳的西部地区为圩区,东部地区是山乡,这决定了高淳渔文化资源西多东少。”高淳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魏云龙告诉记者,长江之滨的高淳拥有固城湖、石臼湖、水阳江等重要水域,胥河穿境而过,丰富的水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高淳的珍宝,养育着世代高淳人。

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后期螃蟹已经成为当地捕捞的主要种类之一。明末清初高淳诗人邢昉有诗写秋日石臼湖的“螃蟹季”:“蟹网霜前密,鱼梁潦后宽。”宽广的湖泊上蟹网密集,可想而知高淳螃蟹有多丰饶。

“识鱼性,知鱼路”,渔村祭祀场合用鱼有讲究

但水上不比陆地,风浪大、风险大。渔民们以水为居,甚至以命与风浪相搏,大自然的不确定性让他们产生了信仰、崇拜与禁忌。

渔业村曾是固城湖边的老渔村。“村民早先都是从外地来的,主要从扬州、泰州等地来的。”高淳区淳溪街道渔业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大富告诉记者,旧社会渔民由于没有固定的生产、生活基地,终年在水上漂泊,在大风大浪里度日,往往祖孙三代以一条破旧拥挤的渔船栖身,新婚夫妇也只能以船作洞房。

魏云龙在长期的生活与研究中发现,鱼是三保村当地祭祀中必不可少的种类,并且鱼还被分成“三六九等”,在不同祭祀场合中有不同的礼仪规矩。

在三保村的祭祀活动中,要用的鱼必须是“浮头鱼”,也就是要浮在水面上的种类,比如鲢鱼等,不可用生活在水底的鱼,他们认为这样才会有“往上去”的吉祥寓意。大家族祭祖或祭菩萨用鲤鱼;婚姻等喜事必备公母鲤鱼一对;小家庭的家祭不用鲤鱼,而用餐鲦、鳊鱼等。

水上的漂泊感让渔民们青睐于把平安寄托在神灵上。三保村基本以魏姓为主,渔民们心中有三个与水相关的神,还生发出本地魏氏的专门水神魏铨。通常,大家会在当年开捕时和捕鱼季结束时在石臼湖边举行祭祀仪式,希望顺风顺水、平安归来。

“行船是很危险的,越是把握不住命运,渔民们越容易相信神,越容易产生忌讳。”魏云龙说。这种禁忌还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比如渔民家里吃饭时,筷子不能放在碗上,因为筷子象征船桨,筷子置于碗上则意味着捕捞“停摆”,捕捞不到鱼了;吃饭的时候不能给餐桌上的鱼翻身,因为鱼意味着渔船,翻鱼则寓意不吉利……

以水为居,渔民们也发挥自己的智慧,往往针对不同的水域、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季节以及不同的鱼类选择合适的捕鱼方式,麻罩捕鱼讲速度,捉手索讲时机,拖银鱼网讲究阵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体现了“识鱼性,知鱼路”的劳动经验。

习俗、渔谚、书画、渔歌……千年渔文化“百花齐放”

中国渔文化内容极其丰富,除了各地渔村、渔民的生活习性等,还有渔民生产生活的风俗习惯、传说、渔谚、书画、渔歌等。

习俗方面,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高淳会举行龙舟竞渡。活动在官溪河、横溪河、茅城河以及其他河道中举行,划桨的动作整齐划一,龙舟像离弦之箭,一路劈波斩浪。2008年,砖墙六月六赛龙舟被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江北新区长芦街道有个传统习俗——春节煮碗头鱼。就是在每年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煮一条鲢鱼,煮好后用碗装好但不吃,待正月初五过后再吃,主要取“连年有余”的寓意。

文艺方面,每逢节日高淳当地就会有“荡旱船”的民间文艺活动,串村走组表演很受欢迎。固城湖周边的“荡湖船”是一船二人,穿红着绿的女性扮演渔姑,男性扮演渔翁,表演时模拟水上驾舟技巧动作,呈现出船的晃动感,“荡摆步”“迎浪步”“金锂甩尾”等动作饱含水乡风情。而在阳江镇西平六村河坝头,旱船还扎着凤凰、仙葫、聚宝盆等吉祥物,20多名妇女组成桨手,号子声此起彼伏,别具特色。

地名里也蕴藏着渔文化。在淳溪街道有一条“仙女巷”,这条巷子原名“鲜鱼巷”,固城湖里的鱼虾蟹鳖运来以后就铺满了“鲜鱼巷”,鲜鱼蹦跳、渔民叫卖、百姓还价,热闹非凡。

历代文人墨客还留下了大量的渔村、渔区、渔民的文章、书画、诗词等。前有李白在古丹阳湖(包含丹阳、石臼、固城、南漪四湖等)赞叹“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邢昉写下“榜人穿曲涧,渔子散轻舟”,后有今人留下《秋风起蟹足痒》《渔乐图》《渔村晚秋》等画作。

经过几千年湖风湖浪的浸润洗礼,高淳文化已经深深打上了渔文化的烙印,被赋予鲜明的文化个性。

开展长江渔文化资源普查,共谱绿色幸福“渔歌”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域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渔文化则是这条大河中的一朵美丽浪花。“十年禁渔”开启了长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也对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水产学会刘雅丹发文表示,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过程中,个别地方在渔船收缴拆解和渔民转产上岸后,将原有渔村拆迁,渔具、渔法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部分长江传统渔村风貌难以保持,渔文化传承人正在减少,渔文化的传承“令人担忧”。

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印发通知,要求开展长江渔文化资源普查。文件中提到:“迫切需要全面组织开展长江渔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加快摸清渔文化本底和发展潜力,开展抢救性收集和保存,系统性发掘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渔文化资源,为长江渔文化系统保护与传承奠定基础。”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农村系统首次对水产类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再度发文,明确要求加强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两度发文,渔文化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渔文化保护的步伐亟待加快。

我市自2021年12月开启了全市渔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由市农业农村局统一组织、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牵头负责汇总,共收集渔文化资源普查资料180份,普查内容涵盖本地区域与渔文化相关的物种、渔史、渔船、渔具、渔俗、渔舞、渔画等共13个全部类别,覆盖全市11个辖区,涉及市内玄武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三大湖泊,长江、秦淮河和滁河三大河流。

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成立的“苏渔谣”品牌也在持续发力,开展线上线下的科普宣传活动,拍摄制作科普视频、组织进校园活动,还以江苏省渔业生态资源保护科普体验馆为载体接待中小学生,把专业的渔业科技文化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

而走向保护和传承,更需要突破当下农业农村职能部门的权限。“比如玄武湖、秦淮河大家都觉得文化属性很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它们也曾经盛产水产品,为南京人提供重要的水产资源。”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更需要文旅部门介入,把渔文化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

而7月份农业农村部牵头的联合发文,似乎正在掀开一场新变化。在普查之外,还会推动产生一批渔文化保护载体和研究成果,认定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渔文化相关文物和文化遗产,建成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渔文化保护和发展示范区域,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渔文化品牌,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经验和模式。

留住、保护渔文化,传承、弘扬渔文化,方能唱响乡村振兴的“渔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